北京時間2022年11月12日6時52分,長征六號甲遙二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云海三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整裝待發。本文圖片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供圖 澎湃新聞12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獲悉,承擔本次發射任務的星箭,均由八院抓總研制。 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是新一代固液捆綁中型運載火箭,全箭總長約50米,起飛重量約530噸,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低于4噸,可依托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獨立發射工位,實現快速發射。 作為中國第一款固液捆綁火箭,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全箭總長約50米,起飛重量約530噸。 云海三號衛星主要用于大氣海洋環境要素探測、空間環境探測、防災減災和科學試驗等任務。 本發任務是該火箭時隔7個月后的第二次發射。2022年3月29日,長征六號甲火箭作為“長征新兵”,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迎來了它的首秀,首飛任務的圓滿成功實現了固液捆綁、智能診斷、無人值守等一系列關鍵技術突破,推動新一代運載火箭邁向更高效、更智能、更安全,為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短短3個半月時間內,研制團隊完成了第二發火箭的改進、裝配、集成綜合測試和全面質量檢查,并于9月22日再次奔赴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作為中國第一款固液捆綁火箭,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全箭總長約50米,起飛重量約530噸 作為中國第一款固液捆綁火箭,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首次實現固液發動機在中國運載火箭領域的“跨界合作”,其“混動模式”充分發揮了液體發動機性能高、工作時間長和固體發動機推力大、使用維護簡單的綜合優勢,從而實現火箭可靠性更高、性價比更優。 同時,芯一級設置了“智能”健康診斷系統,在火箭起飛前僅需0.3秒的時間,即可迅速對芯級發動機工作情況進行診斷,進一步提高了發射任務的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通過無人值守技術,讓前端操作人員在距發射前4小時內全部撤離塔架,自動對接加注、連接器零秒脫落等技術,有效保障了火箭發射任務的安全性。 八院試驗隊在工作中 本次發射,云海三號衛星試驗隊實現了SAST3000平臺衛星的多個首次:首次完成了整星狀態下的天線基態測試;首次實現了正樣蓄電池“一次”裝星,從裝星測試開始到發射完成都沒有拆卸;首次實現了太陽電池陣隨整星運輸,進一步簡化了拆裝操作流程。 本次發射是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的第2次發射,是八院抓總研制的長征系列火箭第174次飛行試驗,也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448次發射。 |